【四院|科普】:解读二十四节气养生密码-惊蛰
发布时间:2025-03-05 16:48:04

惊蛰至,养生正当时

 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”惊蛰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此时,气温回升,春雷乍动,万物生机盎然,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,向上向外舒展。在这个充满活力的节气里,我们该如何养生,以顺应天时,保持身体健康呢?

饮食:多甘少酸,滋养脾胃

中医认为,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,惊蛰时节肝气渐盛,而肝气过旺则可能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。因此,在饮食上应遵循“春日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的原则。多吃一些甘味食物,如山药、红枣、南瓜、小米等,这些食物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,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,为全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

同时,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肝泻火作用的食物,如芹菜、菠菜、荠菜等。芹菜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,能平肝清热、祛风利湿;菠菜养血止血、滋阴平肝;荠菜则有和脾、利水、止血、明目之效。但要注意,食用时应避免过度烹饪,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。

需要提醒的是,惊蛰后气温虽有回升,但乍暖还寒,仍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物,以免损伤脾胃阳气。


运动:适度锻炼,舒展阳气

惊蛰时节,大自然阳气升发,此时进行适度的运动,有助于激发体内阳气,促进气血运行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
清晨或傍晚,选择空气清新的公园、河边等地,进行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有氧运动。散步时步伐可稍快,以微微出汗为宜;慢跑能增强心肺功能;太极拳和八段锦动作缓慢、柔和,注重身体的整体性和协调性,能调节呼吸,疏通经络。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劳累。

对于长期久坐的上班族,在工作间隙也可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,如拉伸颈部、转动腰部、踮脚尖等,缓解身体的疲劳,促进血液循环。


起居:早睡早起,养肝护目

春季是养肝的黄金时期,而良好的作息对肝脏的养护至关重要。惊蛰后,应顺应天时,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一般来说,晚上 11 点前入睡,早上 7 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。夜间睡眠是肝脏自我修复和排毒的时间,充足的睡眠能让肝脏得到充分休息,更好地发挥其生理功能。

此外,惊蛰时节天气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感冒。“春捂”是这个时节的养生要点,不要过早地脱掉冬衣,尤其是老人和儿童,更要注意保暖。 

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容易导致眼睛疲劳、干涩,影响肝脏功能。因此,要注意保护眼睛,避免长时间用眼。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,可向远处眺望,或闭目养神片刻,缓解眼疲劳。同时,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,如胡萝卜、动物肝脏等,对眼睛也有很好的滋养作用。

情志:疏肝理气,保持乐观

中医认为,肝主疏泄,调畅情志。在惊蛰这个阳气上升的季节,若情志不畅,容易导致肝气郁结,进而影响身体健康。因此,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情绪波动过大。

可以通过听音乐、阅读、与朋友聊天、参加户外活动等方式来调节情绪,释放压力。多接触大自然,欣赏春日美景,能让人心情愉悦,肝气得以舒展。当遇到烦恼时,不要憋在心里,要及时与家人或朋友沟通,寻求帮助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