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寒数三九,天冷难伸手”,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,此时冷空气频繁南下,天寒地坼,落雨成雪,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。
一、节气养生之起居
《黄帝内经》中记载“冬三月……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,小寒时节,昼短夜长,我们的生活起居也要适应自然的节律,适当早睡晚起,避开夜间及凌晨最寒冷的时候,防止寒邪侵袭。在衣物穿着上,要格外注意身体三个地方的保暖,第一是头部,头部为诸阳之汇,受寒易引起头痛甚至脑血管意外,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头部保暖。二是腰部,腰为肾之府,腰部受寒易引起腰酸腰痛等不适,女性则易痛经等,除了衣物保暖外还可通过手搓肾经来温肾驱寒。三是脚部,脚部之于人,犹如根之于树木,除了穿着温暖舒适的鞋袜,还可以采用中药泡脚,加入艾草、红花、桂枝、透骨草、伸筋草等温经散寒、活血化瘀的药物,睡前泡一泡,舒筋活络、畅通血脉,不仅暖身驱寒还可助睡眠。
二、节气养生之饮食
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小寒时节宜进补,天气寒冷适合吃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,如羊肉、鸡肉、黄鳝、板栗、核桃、大枣、桂圆、枸杞等,尤其是羊肉,可以与当归、生姜一起炖煮,是一道有名的冬季滋补药膳,最适宜阳虚体质人群食用,具有补益气血、温肾健脾的功效。中医理论认为,冬季与肾相对应,又黑色入肾,因此可多食用黑芝麻、黑豆、桑葚、黑枸杞等黑色食物来补肾藏精。值得注意的是,冬季进补虽好,但因冬季活动量少,衣物厚重,进补过多滋腻食物易引起脾胃不适,甚至食积生内火,此时可适当服用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助消化,如陈皮、山药、山楂、砂仁等,也可喝一些轻疏泄热的茶饮,如菊花桑叶茶等。
我院治未病中心现推出冬季养生茶,由多味中药精心调配,内含黄芪、防风、白术(玉屏风散)、黄精、山茱萸、五味子、太子参、甘草、陈皮、大枣,具有补益肝肾、健脾益气之效,最适宜肝肾不足及肺脾气虚之乏力、疲劳、食欲不振、易感冒人群饮用。但实热证及发热者不宜饮用。